会员登陆  账号 密码 注册|忘记密码?

电动车人不得不关注的问题:行业形势与国标

来源:电动车商情网作者:牧野整理
浏览:2014-11-5 14:54:13
[标签]:电动车形势,电动车国标
[提要] 2014中自协助专委常务委员会上,马中超理事长表示:我想大家可能最关注两个事:一是行业情况和形势如何;二是“国标”情况,那我就按这两件事来分别提供一些信息,供大家工作参考。

  另外,今年的全国两会也做出了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重大改革。这意味着,市场将给我们行业带来发展的机遇。两会之后,新能源汽车减免购置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相继推出;紧接着,工信部牵头、多个部委密集在山东等地为低速、短途电动四轮车调研,行业顿感电动四轮车的发展环境相对宽松,迎来旺季。据了解,山东有企业取得了一个月卖出了千余辆电动四轮车的良好业绩。
  第三,行业自身转型升级已经由被动转为主动,自强不息、自觉转型、自我升级成为行业主基调。我们已不是十几年前大家心目中那样的产业形象,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行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附加值迅速提升、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更完善,行业面貌焕然一新。从今天展会上行业前十强的表现也可以看到,确实是“强者恒强”。产品的质量和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品种、款式、色彩都让人耳目一新。
  刚才讲到集中度,2009年底至2010年初,行业企业共有2600多家,现在规模以上的393家,且仍在不断集中。据我了解,产量第一名的企业,今年仍有近15%的增长。显然行业还将不断洗牌,集中度还将增强。我高兴的看到了,年会报告中我们十强企业的专利成果喜人。雅迪、爱玛都是四星级的售后服务认证。另外,以天津为例,对当地31家整车企业进行调查和市场监测反映的情况,2014年上半年,电动车中的锂电车占比由去年的6.4%提高到9.2%。昨天上午我参加了比德文、超威联手进军锂电自行车发布会,他们对明年的工作做了大量部署,将形成两轮锂电、重点四轮发展的态势。所以,我预期今年下半年锂电车占比还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去年已达到231万辆,前年170万辆,再往前才70万辆,之前更少,锂电是在2011年以后明显发力。锂电的技术、产品的安全性,与前些年的锂电产品相比已有很大的改进。从去年到今年市场的反馈情况看,产量已扩大到200多万辆了,但安全事故微乎其微了,市场信心大增。

二、关于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修订

  再有20多天即11月29日,我们集两个标委会、主产区行业协会负责人两家企业代表等9人组建的电动自行车标准修订协调组就成立三周年了。这三年中,为了新国标的早日出台,行业始终以十分认真严肃的态度来对待,我曾多次讲到,这是份责任!既是行业责任、社会责任,也是国家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行业各方面领导和企业家都做出了很多努力。仅去年在无锡开会就达20次以上,起草小组的九位同志更是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加班加点,另外,几家企业分批次共做了四十多辆样车,且在国家没有任何经费的情况下,十家企业募集80万元用于这些样车各项测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行业十五年来首次争取到了公安交管部门的让步,同意速度放宽到25km/h、车重增大到55kg,电压维持48伏的同时,功率可以上调到400瓦,这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是行业智慧和大家付出心血的结果。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修订送审稿上报后,从国家有关部门反馈的信息看,情况也还不容乐观,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高延敏在第四届北方国际锂电车及配套展示洽谈会上的讲话,提醒我们行业对国标的进程要抱有更加积极和务实的心态。他说,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颁布至今已经15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修订工作始终未能完成。由于该标准内容存在某些缺陷,没有能够有效地约束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了“超标车”泛滥,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多发、易发等问题。近期,国务院以及各有关部委越来越重视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工作,一致认为不能继续目前的乱象继续发展下去,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规范行业的发展。这是代表政府有关部门的一种声音。
  结合今年以来,尤其是协调组与国家有关部门大大小小加起来沟通有十次左右,传递出一些信号,这些信号是严峻的。严峻在于,一是在于对电动自行车产品的认识在国家层面上和消费者层面上的分歧。今天的白皮书发布就是为了消除这种分歧,寻找对电动自行车认识的“最大公约数”。经过近三年努力,这个分歧目前在行业内已大大减少了,但行业外的质疑、争论仍很大,将“改变部分人民群众心目中对电动自行车负面形象”作为一项工作,这个工作仍然很艰巨。这就是我们工作中为什么需要白皮书、成绩单改变负面形象的一方面。二是分歧导致产业政策估计恐将持续不明朗。修订过程中也是有分歧的,有敢拍板的,也有更谨慎的,就算拍板之后也不可能一致叫好。有关产业政策方面,高司长还可以给大家解读。产业持续的不明朗,这与新标准迟迟不能出台,互成因果。电动自行车“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预计还将持续,且夹缝会越变越小、越来越窄,束缚的感受就会有体会。第三就是,对行业管理“从严”的趋势已日渐明显。现在来看各地比如广州的“五禁”,比如北京一些电动自行车的具体案例判决,一些连带问题已经出现了。还有的省市,如福建,销售目录省内一地一样;再比如武汉,城市管理也是很严格,等等。今年5月以来我们近十次与国标委、工信部、公安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都释放出国家迫切希望电动自行车尽快“规范”。原来认为规范的目的是要发展,而现在发展的前提是要规范。作为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一旦国家有了新的规定,要像遵守法律一样认真地加以贯彻执行。
  首先,要求我们要把握好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更加重视产品结构的调整,要不断重视和培育新需求。新需求到底在哪,如何培育?请大家认真思考。我认为,新的、持续的对产品的需求才叫新需求,要审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企业之间的差别。一个好的企业,并不是在上升期扩张的有多快,而是要看在行业下行期能撑多久,这点大家可以认真琢磨。当别人不行的时候你还行这叫真行。要强化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要持续不断地提供能满足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有新鲜感、激动人心的产品。
  其次,要千方百计传递行业的正能量。我们有如此多的从业人员和经销商,更有两亿的消费群体,这是行业的基本面,所以在新国标还没有出台之前,大家必须尽自己的行业责任。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热爱、尊重和宣传自己从事的行业,别人就更不会对行业有更高的期盼,要让国家有关部门、让社会各界能认可我们行业真的是绿色的、健康的、环保的、低碳的行业;能够认可我们的重要贡献,体会、发现行业的实际困难,鼓励行业的规范发展。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提及倪捷同志。为了进一步宣传行业,倪捷董事长受专家组委托,作为总执笔人三个月内紧急地完成两份研究报告。之所以说紧急,确实也是情有所迫,堪称情商智商完美结合。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修订的意见不统一,有许多来自交通安全方面的担忧和疑虑。说来说去说到底,就是认为电动自行车不安全,除了“安全”帽子没完全摘掉,其他的已基本达成共识。所以,安全问题不解决,行业难以平静。最近三个月,倪捷董事长几乎停止了一切正常工作,放弃了大量休息时间全力写作,查阅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最近十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这是公安部对外发布的,所用数据有处可查。同时也参考了,特别是美国交通部道路管理局编写的年度报告,这也是对外公开发行的。按照国际常用的指标体系对电动自行车从社会保有量不到2000万辆到现在发展到近2亿辆的背景下,各种安全数据的水平、变化趋势等都进行分析。不分析不研究绝对是不科学的。说到分析,并不是指要将电动车指标再放宽,没有这种想法,我们本着科学的数据、科学的手段做出科学的分析,来最后科学的决策,这才符合当前中央的要求。所以,这次得出的结论真的令人欣慰,大家好好阅读。
  完成的这两份报告,一份是《电动自行车快速发展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简称《安全白皮书》),一份是《电动自行车成绩单》。《安全白皮书》正文近4.2万字,共90页,附有29个统计表单,23张相关图示曲线;《电动自行车成绩单》虽是为了方便阅读推出的简易小册子,但也有18页,分两大章节论述了电动自行车的“6+1”的巨大贡献。“6”就是减少石油消耗的成绩,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成绩,减少碳排放的成绩,方便人民生活的成绩,提高人们收入的成绩,促进新产业形成的成绩;“1”就是道路交通安全贡献和成绩。我们在同类交通工具的安全占比中,电动车的表现是好的,比发达国家也是走在前面的。我们不能无视这些科学的数字来做一些不科学的评判,但如何决策是最大公约数的问题。这是两个概念。所以,倪捷同志诚恳地呼吁全行业为解开社会各界心里的疑虑,消除各种伤害电动自行车健康发展的偏见,尽一份行业的责任。我为此感到震撼和感动。我觉得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属于绿源,应该属于专业委员会也应该属于我们全行业,参考价值极大。我们就是要让更多的消费者、让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让更多的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人员都能够了解到这份报告,也能从电动自行车的科普中由观而得到一番感悟。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全民自身道路安全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汇成曾经社会偏见的强大力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宣传行业的正能量,怎么做也都不为过。第三,我们要积极跟踪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清醒认识并顺应国家管理趋势,提前做好预案,及早做出发展战略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适应今后政府监管的要求。一旦国家明确了新的产业政策和管理规定,我们就能更好地适应。我觉得此时作为一个行业的掌门人应该讲这个话。
  同志们,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关乎国家大局,关乎百姓全局,跟任何一个产品的标准不是一个层面的比较,所以我们行业和企业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责任重于泰山,但是,我们凡事要得体,要把握好度。该反映的行业诉求一定要反映,但是要注意把握新的政策生态环境,应该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通过正常渠道积极争取。行业和企业都要有紧迫感。高度决定深度,前瞻决定未来。增强自己叫能力,与人合作叫智慧。行业的影响力不仅仅取决于行业规模的强势,而在于人心的向背和眼界的开阔。

  成功的行业和优秀的企业,是塑造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改变大众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担负起塑造良好的社会生态和行业竞争环境的重任。我认为这就是在行业新常态下我们的一种新责任。两个问题讲完了。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www.kcdates.com/news/html/201411/2014110514540299.htm

[共 2 页]  上一页 [1]  [2] 

正在加载...

品牌关注排行榜

  1. 雅迪303270
  2. 爱玛298455
  3. 小刀207635
  4. 比德文192876
  5. 台铃98027
  6. 立马93614
  7. 松吉89613
  8. 踏浪82154
  9. 绿源67355
  10. 金彭45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