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冬天比往年要相对温暖,按照常理来说,这段时间正是低速电动汽车的销售旺季。然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全国各个低速电动汽车厂家却鲜见地进入了一个销售低谷。全国多地相继出台低速电动汽车上路的限制政策,消费者对是否购买低速电动汽车陷入犹豫,从而导致经销商进货积压。而这一切的起因只是因为2013年11月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一款低速电动汽车交通事故的曝光,随后各个地方电视台相继对此次事故进行了跟踪报道,多个互联网媒体也先后刊登了对于低速电动汽车的不利评论。一夜之间,低速电动汽车就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存在问题:行业高速发展难以避免的阵痛
在低速电动汽车领域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安全问题,身份问题,标准问题,管制问题……这也是低速电动汽车在社会上一直颇具微词的原因。
记者经常在一些城市的郊区或者乡镇看到,路面上行驶的低速电动汽车很多,而且无一例外全部没有悬挂牌照。有的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也有的行驶在机动车道。
“随意占道、调头、闯红灯等违法行为非常普遍。”某民警说,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有些又加上上了年纪,反应速度有所降低,驾驶电动四轮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还有,记者了解到,电动四轮车车速快,驾驶人未经过培训,对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了解甚少,上路行驶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而且车辆不入户,无法办理车辆保险,驾驶人及乘车人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一旦发生事故,理赔难。驾驶电动四轮车,对于反应相对较慢的老年人来说非常危险,而且多数驾驶人没有驾照就上路,对交通规则知之甚少。驾驶四轮电动车上路,看起来很方便,实则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很大。
四轮电动车更大的隐患在于,虽然行驶速度达到机动车的标准,却没有进行过碰撞测试,车身设计一般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在正常行驶状态下,一旦发生碰撞事故,车毁人亡的概率会非常高。”某汽车修理店老板苏先生说。
存在即合理:需求决定生产
在正常的市场上,一个企业最最不能忽略的就是需求。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某个产品的销售可能会受到诸如气候、政策、环境的影响,但是真正决定其生产的还是市场上的刚性需求。
据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某领导介绍,在2013年1-8月份实现低速电动汽车产销量7.25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再次实现了大幅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