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管理部门对经销商采取严厉措施的背后,有值得深思的问题存在!
[提要] 我国地方这么大,部分地区管理部门作出的一些“出格”的现象难免不了。
电动车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规律:电动车产业高度集中的地方,或者说电动车产业(销售)给当地带来较为丰厚税收和就业贡献的,地方管理部门给予这个产业高度的重视,电动车上路行驶的障碍也较少;而地方没有电动车产业,或者有这个产业但对当地的经济贡献微乎其微的,地方管理部门对这个产业不仅不给予重视,甚至还会大加干涉,电动车上路必定会遇到较多的麻烦。
随着电动车保有量上升到2.5亿辆,绝大部分的普通家庭都拥有电动车之时,上至高层下至地方部门对电动车的生产、销售与使用的管理就比较了。
但部分地区的管理部门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还会不时出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例如:按照高层管理部门要求,对超标电动车销售与百姓的使用给与“过渡期”,但在部分地区却出现了即使按照新国标要求销售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也一律不允许销售超标车。地方管理部门作出犯“低级性”“常识性”的错误决定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暂缺不论,但小编在此要说的几个问题供吃瓜群体讨论:
厂家与地方管理部门缺乏沟通带来的“隐患”吗?
据小编了解,绝大部门的电动车品牌与经销商之间建立在纯粹的买卖之间的关系,至于如何与地方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却做得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当然,一家企业在某一个地区销售的电动车数量并不多,如果要与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不仅需要消耗人力资源而且还要消耗财力资源,干这样的“买卖”对于制造厂家来说是不愿意做的。但进入到当地市场销售的品牌没有与当地管理部门进行沟通,是引发当地管理部门进行市场整顿的原因吗?小编在此仅仅是猜测。
经销商低头生意忽视或回避地方管理部门的管理吗?
据小编了解,地方管理部门找当地经销商“麻烦”较多的,不排除这样几个问题:一是经销商基本上不与当地管理部门“打交道”或有意无意回避与地方管理部门“接触”,保持自己纯粹的生意人角色;二是经销商之间恶性竞争,导致部分“吃亏”的经销商向当地管理部门“告状”而引发地方管理部门对经销商进行了冲击(譬如,搞低价竞争的经销商不开正规票销售;销售违规产品等等)。值得指出的是,所谓地方管理部门查封某处市场“违规”电动车,这些仅仅是表面,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的“水”很深,局外人根本看不清。
经销商为了销售出产品过度营销,从而引发消费者集体向当地管理部门反映?
不得不指出的是,不少地区的经销商都会形成一定的地方性销售“风气”:如:过度夸耀产品的性能与质量,并且不计后果。不考虑产品的性能与质量要求,将产品功能放大到超极限状态,以过度满足消费者的购买。但产品性能与质量却与营销描绘的结果愿相悖,遇到很“刁”的消费者向地方管理部门投诉,“揭露”经销商销售“伪劣产品”,以至于管理部门不得不进行干预,等等。
我国地方这么大,部分地区管理部门作出的一些“出格”的现象难免不了。但是,作为企业向经销商推销的品牌,(在说明书上)最好是不要夸大;而经销商在销售产品的时候尽量按照说明书(或有详细的视频)进行销售。夸大产品产品性能与质量混过一时,总有遭到报应的那一天。但是,随着部分大品牌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按照新国标生产的产品必定会规范,而这些大品牌代理经销商在企业严格的管理之下,必将走向规范!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www.kcdates.com/news/html/201809/2018092810090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