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电池市场品牌格局将要被新的“力量”所打破,它已经渐行渐近了!
[提要] 现阶段的铅酸电池产业,已经进入到在相对均衡的状态。也就是说,现在的铅酸电池品牌的格局已经较为稳定
现阶段的铅酸电池产业,已经进入到在相对均衡的状态。也就是说,现在的铅酸电池品牌的格局已经较为稳定,一线大品牌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较为困难,而二三线品牌要想进一步增加市场份额则更难。这种固化了的市场格局,将会维持多长时间?对于这个问题,我不妨分析一下目前铅酸电池的现状:
市场格局的稳定主要体现这些方面:整个行业内的企业制造水平旗鼓相当。目前,整个电池企业的制造工艺与制造水平几乎没有多大的差距,尤其是一二线品牌的企业。由于工艺基本上差不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的质量与性能几乎没有多大的差别。
整个产业的生态链,已经让企业没有赚更多利润的空间
铅酸电池从采购铅进行制成极板,到组装灌液,再进行内化成等完成整个工序流程,产业链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从目前来看,铅酸电池制造分工明确,主要分为极板厂与组装厂两大部分。尽管一线大品牌的市场份额很高,但真正属于自己企业的却只占一小部分。
大品牌企业掌控的实际上是品牌与渠道的运作,而没有上游的铅矿、以及中间的制造环节。因为原材料铅的涨跌对企业的利润增减产生作用的作用;而中间的制造企业与一线大品牌之间形成松散的关系——制造企业许多都是代工形式。由于各个品牌之间竞争惨烈,品牌代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越来越低。
多年的低利润和亏损,已经让整个电池行业的创新变得艰难
铅酸电池行业的亏损之根本,则是由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造成的。但是,由于产业的能级相对较低、产品的同质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规模上,而不是体现在产品技术的竞争上。企业之间追求规模竞争的最终结果就是,恶化的价格竞争,企业无力进行产品创新。实际上,(动力)铅酸电池的发展已经走到的极限。过去采用的极板内掺入重金属之类的办法已经被政策禁止。当下正在推广的一些所谓的黑金电池,真正的效果还有待时间来证明。
但是,电池品牌格局可能在未来几年里出现较大的松动。其原因是,部分品牌借助于资本的力量,对企业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兼并与重组,从而扩大市场份额。现在,大量的资本在铅酸电池外围闲逛,一旦嗅到商机和有利可图,便会立即扑进电池行业。我们千万不要轻视电动车目前巨大的使用消费体量以及未来可观的发展预期,都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觊觎的对象。还有,如果部分大品牌无法坚持下去,逐步退出电池行业而转入其他行业,那么整个行业的格局将改变;还有,部分品牌在电池技术上取得革命性的突破,并获得大量的资本市场的资金注入,这也将改变目前市场的格局。还有……
这样的结果是不是会出现,目前谁也无法预料。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www.kcdates.com/news/html/201804/2018040909064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