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好这点,对电动车企业是致命的!
[提要] 任何一个行业的产品简单的市场价与成本价的价格差就是企业利润的来源,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简单数学题,相信如何在最优化的操作管理中将成本降到最低,是每一个电动车企业追求的目标。这就涉及企业管理的问题。
年前原材料的一波涨价潮让不少企业始料未及,如果说当下电动车行业已经进入对成本锱铢必较的时期,相信也并不过分。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行业的产品简单的市场价与成本价的价格差就是企业利润的来源,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简单数学题,相信如何在最优化的操作管理中将成本降到最低,是每一个电动车企业追求的目标。这就涉及企业管理的问题。
电动车行业快速成长了十几年,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全国2亿多的市场保有量就是对这个行业最大的肯定。但在成绩之下我们也应该看到,电动车行业的低门槛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的无序涌入,大小企业在管理上千差万别,在销路尚好的时期,管理上的漏洞还未凸显,但在行业升级转型的特殊时期,管理上的滞后将直接削弱电动车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将企业做“小”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2013年度干部工作会议上指出:公司可以越来越大,管理决不允许越来越复杂,公司管控要逐步从中央集权式,转向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这种观点对年收入数百甚至上百亿、员工规模数万人的国内电动车企业而言,应该是同样适用的。很多营销人都明白,未来企业和公司的发展趋势——“把公司做小,把市场做强,把客户做大。”
作为一个从草根发展起来的行业,电动车的进入门槛非常低,用大家最常自嘲的话来说:“我去配件市场转一圈回来就能组辆电动车了。”很多电动车企业其实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甚至时至今日依旧如此,仅靠赚取配件进价和整车销售的差价求存求发展。
生产尚且如此“简单”,何况企业管理呢。这里说的“做小”其实就是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很多企业老总都不具备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和知识,只懂得填鸭式地招人用人安排人,根据自己对不同员工的喜恶来分配职务,在很多时候并没有考虑员工是否具备该职务的专业技能。作为“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这是最根本性的错误,更不用谈粗放无序的企业整体管理了。在如今行业下滑明显、利润空间极度压缩的情况下,建议企业不要再盯着“向外求财”,而是“向内求效率”,通过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内部资源整合,把亢余的部门、绩效表现差的员工该调整的要调整,该换人的换人,一切以提高企业内部效率为核心原则,一个部门能办的事就不要分到几个部门,就好像20年前冯巩牛群的相声《小偷公司》,等申请逃跑的文件传到老板那时警察早就到公司门口了,讽刺的就是企业和政府的效率问题。
提高人员效率
人浮于事一直是中国领导层构架中的顽疾。国际著名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说过:企业竞争战略中最重要的战略是低成本、差异化、专业经营,这三条很浅显的道理实实在在地指导着企业的发展。
进入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现状、经营环境不同了,随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价格白热化现象日益激烈,而每家企业所标榜的人性化服务都差不多,电动车行业的竞争应该何去何从?
通过专业经营或差异化经营可以在一个领域甩掉尽可能多的同类企业,但总还能剩一些跟你一样类似的企业,如何走在行业的前面,最后的法宝就是低成本策略。低成本策略并不是让企业通过偷工减料、违规经营,而是通过创新管理模式,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员工效率,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提升效益。
从企业角度看,市场、销售、生产、技术,各个面都关系到公司命脉,虽说做什么都离不开“人”,可是要论起对企业的重要程度来,人力资源再怎么说也不过是职能服务部门,在各分管市场、销售、生产、技术的经理们看来,人力资源部是没事瞎添乱,总是喜欢舞文弄墨地整一套制度、表格来控制与约束他人。人力资源管理在当今部分企业中的地位,真正是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的尴尬处境。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要转变管理理念,降低人力成本转变成提升人均效率。
提升员工效率,并不是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的要求,而是对整个企业提出的要求,对于传统电动车行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管理理念,将管理人才变为经营人才,站在企业一把手的位子上去考虑如何开展人力资源工作,向人力管理要效率。
总的来说,电动车产业要想从低端向高端迈进,不仅仅是把产品做地更好、品牌做地更响、企业做地更大等这些可以看得出来的因素,根本性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模式转变才是更加需要去调整解决的。很明显业内的一些品牌已经注意到了这点,并且已经在着手做了,相信很快就能够看到成效——从内而外的真正高端。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www.kcdates.com/news/html/201702/20170205083859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