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10万辆“合格”超标电动车让管理部门头疼不已
[提要] 海口10万辆“合格”超标电动车让管理部门头疼不已。
当前,海口10万辆流入市民手中的“合格”超标电动车令车主和管理部门头痛。如何处理这些“烫手山芋”,市民、管理部门和专家等各方观点也不尽相同。但各方也有统一的共识,那就是从源头卡住超标电动车,让它在监管的“第一关”就失去生存空间。
据悉,海口市2014年底公布了第四批《海口市合格电动自行车销售登记目录》,共有77家生产企业、97个品牌、847个车型符合要求。可不少市民买到“目录车”后,骑着新车到上牌点领取预约号时,却被拒之门外,原因是电动车车体超重、电池超标。明明买的是店家所说的符合国标的“目录车”,为何变成了超标车?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动车商行老板透露说,在海口销售的各个品牌电动车在办理“目录车”手续的时候,送检的样车都是符合标准的,样车使用的锂电池和材料比较好,费用也比市场销售的同样的电动车要高。样车送检合格并进入目录后,商家就可以通知厂家批量生产样子相同、但实际是超标且成本较低的电动车。
这些电动车经销商为何不销售符合国标的电动车,而是冒险玩“狸猫换太子”的游戏?
某品牌电动车经销商直言,如果按海口市有关部门规定的合格电动车的标准,没有厂家愿意批量生产,市民也基本不会购买此类电动车。他表示曾销售过符合规定的电动车,但销售惨淡。“电动车行业并不是由某个部门来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多数消费者不愿意使用续航能力只有20多公里、但价格贵的标准电动车,他们都更愿意选择超标电动车。”
对此,海口市质监局标准化处负责人黄小莉回应称,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车如果存在超标行为,并不能证明厂家生产出来的电动车就超标,也有可能是销售商私自进行改装的。而对于质监部门在市场巡查或者投诉举报中发现目录内电动车存在超标问题,是否执行了退出机制?她表示要进行充分的调查才能执行退出机制,而调查应该由工商部门来执行。
记者发现,目前,这10万辆在马路上“活蹦乱跳”的超标电动车让管理部门头疼不已——对自己真金白银买到手、又上不了牌的电动车,不少海口车主直接“裸车”上路。有的甚至动起了歪脑筋,购买假牌蒙混过关。这给交通安全和相关管理带来新的难题。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www.kcdates.com/news/html/201611/2016112510311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