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改变这一点,九成电动车都将是不“合格”的!
[提要] 如果不能改变这一点,九成电动车都将是不“合格”的!
▲ 工商、质检工作人员在随机抽查电动车
工商、质检部门每年都会不定期地进行电动车抽检,某些地方的工商局甚至对此乐此不疲,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按照国家标准来,现在专卖店的99%的电动车都是不“合格”的。这个合格并非针对产品质量问题,而是99年的电动车国家标准,标准规定:将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范畴。
既然是机动车就必须有机动车的目录和文件,试问有几个品牌的经销商能拿出这些证明和手续?这也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何一些大城市敢于全面禁止电动车,因为从根本上,作为非机动车绝大部分电动车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
超标车的阴影
电动车之所以能在短短十几年间风靡全国,并非借力于国家政策扶持,而是实打实的自身奋斗。在出行工具的选择上,电动车具有的优势是明显的,尤其是摩托车受到国家政策抑制之后,这种方便、快捷、高性价比的出行选择迅速俘获消费者的心。
就目前的通勤方式来看,私家车自驾、公共交通、出租车、电动两轮车,这几种方式中,私家车自驾虽然更加舒适,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建立在高昂的停车和养车成本上的,对于普通的上班族来说压力不会很小。公共交通虽然成本最低,但是早晚高峰人满为患丝毫没有什么舒适性可言是不争的事实。而对于出租车和各种专车拼车,价格不算便宜的同时,遇到堵车也没辙。可以说电动车的优越性完全是同行的衬托,也是消费需求的直接产物。
但是,在电动车发展确实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一是汽车还未完全普及,二是公共交通还未完善,三是自身廉价灵活的特点。在电动车规模壮大的时期,政府没有十足充分的理由限制其发展,可如今,曾经拉动电动车增长的两个引擎已经面临动力枯竭。地方政府在城市交通面临巨大压力,同时电动车已经形成一个庞大规模的前提下将“黑手”伸向电动车完全是可以预料到的情况。
因为国家标准的滞后,如今的电动车产业无论是走高端化、时尚化,还是智能化、个性化,都像是孙悟空无法摆脱如来的十指关一样,像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症结仍在新国标
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一直沿用1999年出台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其中的核心技术指标已不能满足广大城乡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确让人期待,但一等十余年,去年才终于出了“新六条”,且讨论结果并不让人满意。
新国标难产,究其原因,在于涉及到行业商业利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争、消费者的路权保障等。种种原因导致交通管理者、相关行业之间难以达成共识,“新国标”迟迟难以出台。
电动自行车作为绿色节能交通工具,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低碳、文明环境的重要交通产品。加快出台电动自行车国家新标准,不仅有利于规范行业,也能促进新技术的投入和开发应用,推动企业转型发展。一旦“新国标”出台,各地必将对照“新国标”对电动车进行严格管理。
一个可能的情况是,“新国标”出台后,现在的所谓超标车都变成了达标车,这就不存在处理的问题。对于那些原来超标,在“新国标”下仍然超标的车辆,可以实施特别的管理措施,比如借鉴临时通行管理措施,只能在某个时间段通行等。
但无论如何,对于禁电限电的城市,大家都抱着事情不会比现在更糟的心态企盼着新国标的诞生。而对于大多数地方来说,并不存在禁限电的问题,新国标的到来至少当下并不是特别受欢迎。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如今城市交通的压力将越来越大,电动车在深圳、广州的境遇也许在某一天也会在另一个城市的出现。因此,从长远来看,推进新国标的指定,给电动车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依然是当务之急!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www.kcdates.com/news/html/201607/2016070208392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