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七部门联合整治电动车市场
[提要] “同样型号的电动自行车一个月内涨价一两成,这样坐地起价合理吗?”连日来,市工商局联合市公安局、市行政执法局、市交通委、市物价局、市质监局、市国税局等七个部门组成四个督查组
商家涨价有红线 市民遇超限可举报
“同样型号的电动自行车一个月内涨价一两成,这样坐地起价合理吗?”连日来,市工商局联合市公安局、市行政执法局、市交通委、市物价局、市质监局、市国税局等七个部门组成四个督查组,在中心市区开展电动自行车综合整治执法行动。
记者随执法人员走访多个电动自行车销售点了解到,近期由于市场对电动自行车的需求量突然增多,导致一些商家“突击”涨价。对此现象,相关部门人士表示,若商户在最高零售指导价范围内进行价格调整并不违规,但对超限涨价等行为,市民可举报。
销售人员 产品升级换代,所以价格贵了
自2016年7月1日起,我市中心市区禁止一切超标电动车、无牌电动车、“套牌”电动车上路行驶,而这一规定也引发了一波合标电动自行车销售的高峰,并带来价格的上涨。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多数品牌专卖店里摆放的电动自行车售价均在2500元以上。而早在今年年初,市面上1000多元的电动自行车却比比皆是。
在一家品牌电动自行车专卖店内,记者询问是否有2000元以下的电动自行车出售时,店里的销售员告诉记者,以前店里销售的不少电动自行车价格都在2000元以下,有些甚至只要1000元左右。“不过,那些都是旧款了。从今年四月起,店里的旧款电动自行车已全部下架,取而代之的是售价在2500元以上的新款电动自行车。”该店销售人员称,“新款车型采用的是液压减震、电泳烤漆,无论是制造工艺还是原材料选择,都比旧款高出一个档次。”
“目前,店里执行的是品牌统一定价。”该销售人员称,现在售卖的电动自行车并没有涨价,只是“产品升级了,配置更好,价格也就贵了”。
车店老板 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还会再涨
在另一家电动自行车店里,该店老板吴先生告诉记者,从三、四月份起,电动自行车价格就开始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平均每辆车的价格涨幅为10%,一部分热销款的涨幅还达到20%以上。
“这款电动自行车非常好卖,一个月卖出六七十辆都不是问题,有时候想买还得先预订,几天后才有货。”吴先生指着一款电动自行车告诉记者,因近期来店里询价的市民日渐增多,有些车型供不应求,“像这款高配电动自行车,你现在不买,过些日子可能还会涨价。”
那么,这样的涨价是否合理?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商户在最高零售指导价范围内进行价格调整并不违规。据介绍,不久前,市物价局就出台一份电动车销售的11个品牌16种车型的最高零售指导价格,市民若发现或买到价格高于最高零售指导价格的,或遇到没有明码标价的商家,借机哄抬销售价格的,均可向物价部门举报。
执法人员 发票与售价不符,商家偷漏税
据了解,本次执法行动,除了检查电动自行车经营者有无价格违规的问题外,各执法部门还重点检查了电动车经营者有无主体资质;是否存在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伪造产品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违法行为;是否存在非法改装、拼装电动自行车,以及套牌行为;是否有占道经营行为以及偷漏税行为等问题。
“除价格问题外,执法部门发现的最主要问题为税票问题。”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税票问题表现在,一些经营者提供的发票价格与实际销售价格不符,比如部分不法经营者在电动自行车销售过程中,将销售价格哄抬至一辆3000多元,而所提供的发票金额仅为实际售价的一半,存在少开增值税发票等偷税漏税现象。
此外,本次检查还发现,有少数电动自行车代销点没有按照公安交警部门的要求,悬挂《泉州市非机动车目录》、《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服务点公示栏》、《服务承诺点》、《监督栏》等;有的电动自行车店则未经公安交警部门审批,擅自将带牌销售有关告示材料上墙。目前,针对上述问题,相关部门已责令相关电动自行车经营者整改,并将加以督促确保其整改到位。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www.kcdates.com/news/html/201606/2016061510224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