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电动车的产品究竟该怎么做?
[提要] 如今,低速电动车已经成为三、四线城市和乡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由于其低廉的价格、方便的操作,以及比电动自行车更为舒适的驾驶环境等备受民众青睐。
如今,低速电动车已经成为三、四线城市和乡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由于其低廉的价格、方便的操作,以及比电动自行车更为舒适的驾驶环境等备受民众青睐。正因为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所以就存在着非常多的企业涌入这个市场。
去年底,山东某篷车老板曾向小编透露,“在乡镇市场,8000元是一道价格红线,超出这条线,低速电动车的‘量’就走不起来。”于是争夺低价格的乡镇市场成为许多中小企业的头等目标。
这几年,我们看到许多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兴起,他们的生产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人工费用微乎其微,生产出的产品价格低廉,但销量却非常大。从2015年年末开始,低速车的竞争开始向低价蔓延,谁的价格低谁的市场好。随之而来的是近几年,低速电动车产品质量问题频频被媒体报道,自燃、散架、锈蚀等等问题困扰着低速车用户,低速车行业也被外界冠以粗制滥造的称呼。小编在此向行业大声疾呼:低速车唯“低价”是瞻的路线绝非长久之计,再不纠正恐有倾覆风险!
事故频发被曝光 安全问题是根本
低速电动车行业虽然近年蓬勃发展,但地位依然很尴尬。国家层面尚未出台相关的管理政策,对低速电动车企业的生产资质、产品标准也未做详细规定,甚至路权问题都没有得到落实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低速电动车企业集体向低价靠拢,无疑会使行业环境进一步恶化,只会促使政府拿出强硬的手段限制这个行业,而绝非扶持。
在小编看来,低速电动车要走向正规,首先要通过自身努力消除外界对低速电动车的负面印象:质量差、自燃、事故率高等等,给人一种开低速车很容易出事的印象。如果大众媒体天天充斥着类似这样的报道,低速车早晚会被政府给毙掉的。
小编认为,汽车四大工艺是低速电动车质量的基本保证,虽然没有四大工艺的小企业有的也能做出好车来,但是在作坊遍地,行业严重混乱的情况下,选择具有四大工艺的企业恐怕是最稳妥的了。车毕竟是车,在路上跑出问题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无论大厂小厂,如果产品质量不硬,消费者安全将得不到保障。质量不但是经销商和消费者最在意的,也是国家相关部门在调查这个行业的时候予以优先考虑的问题,规范还是取缔,游离在一线之间!
低配同质车型难赢市场
当下低速电动车市场价格战火热的另一大原因是产品同质化,相同的车壳经销商不喜欢,而且消费者也不太能接受,如果非要买自然是选价格低的。无差异化的车型外观必然会导致当地不同经销商的恶意价格竞争,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就必然会滑向薄利的尴尬境地。低速电动车开模具确实不易,但是这不应当是阻止创新和发展的理由。
前几日武汉晚报报道的一个新闻反映的是低速电动车走的另个一极端——标新立异。同样是去年年底,一些身形瘦小单薄、看似可爱的“异形车”走俏市场,这类车价格更低,但外形过于醒目、单薄,第一眼就给人不安全的感觉,警察同志不抓你抓谁?说到底,奇形怪状的微型电动车,绝非低速行业的主流,也绝非经销商的首选产品。经销商和消费者要的是车,不是玩具。除此之外,内饰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车外观看像奔驰,进去却像拖拉机,厂家为了节省成本,无所不用其极,至于哪头合算其实是消费者说的算,公道自在人心。
摆脱价格战走向良性循环
价格问题是老生常谈了,当所有人都在追求低价的时候,车企更应该更关注一下差异化竞争,避免单纯的价格战。单纯的低价,牺牲的必然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厂家搞价格战,遭殃的是经销商,相同的车壳会导致互相诋毁,相互砸价,何谈品牌与持续发展?性价比绝对应该提高,但是不搞单纯的价格战,找准自己的企业产品定位,走差异化路线才是明智之举。
低速车·等风来
无论以后国家关于低速车的行业政策怎么制定,只要低速车企业固守住品质、创新两条线就有生存的空间。与之相对,价格战扼杀的是低速电动车行业的创新积极性,较低的市场价格实则阻碍了行业技术升级,限制了行业发展和进步。对于有着刚性社会需求的民生行业,低速车在稳步、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未来大有可为,但规范化、良性化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www.kcdates.com/news/html/201602/20160226093430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