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传出的“新国标六条”已经在业内家喻户晓。这对于目前“超六条”(基本内容是:1. 时速控制在25公里内;2. 电机功率小于400w;3.蓄电池电压控制在48v之内;4. 含电池整车重量不大于55公斤;5 .有脚踏功能;6. 可助力骑行。)的企业无疑是巨大的打击。据初步了解,目前行业有生产许可证的1200多家企业,目前从事“超六条”的企业占到(生产许可证的)80%左右。这些这些企业都将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转行还是按照新国标的内容进行调整?
但是要看到的是,我国目前采用铅蓄电池做动力的电动车占到市场份额的90%(其中“超六条”要占到6成以上),其余为采用锂电池做动力的锂电车仅为10%是完全符合新国标的要求。那么,做符合新国标要求的电动车必须要对现有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对企业而言,产业的升级与调整最关键的是还是一个字:钱。但有些是钱能搞定的。即使有钱并能搞得定,但是否会出现,调整到位了,产品是否会遭到消费者抵制的问题?
新国标在什么时候推出?新国标的具体内容到底是怎样的?现有的电动车企业适应新国标的要求需要花费多大的代价?新国标推出后,究竟有多少年能让整个行业适应?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
做符合新国标要求的电动车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如果接触过新国标送审稿的业内人士都会给出这样一个结论:恐怕现有的企业难以适应。要适应新国标的要求,企业必须要对现有的硬件进行升级与改造,这个过程不仅消耗很大的精力,还要花费很大的财力,以及管理上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否者,企业制造出的电动车难以通过新国标的检测。如果一项标准让整个行业内的企业都无法接受,那么这个标准的制定就没有意义了。
最为关键的是,新国标从某种程度上是行政性的产物,是否让市场接受?事实证明,1999年执行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按照当时的条件是非常前卫的了。但是,仅仅几年时间,这个标准存在的问题已经凸显。说的透彻些,电动车发展至今已经突破了许多的概念,电动车不仅仅作为代步的工具,更多的是赋予了自行车之外与汽车之内的集代步、谋生为一体的工具。因此,这个新国标能否获得绝大多数企业的认可,已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了。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www.kcdates.com/news/html/201505/20150527105419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