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进入到高投入低产出时代,为什么还有人挤进来这个行业博傻?
[提要] 现在的整车企业,每辆车的利润已经非常低,有的款型每辆车的纯利润恐怕只有20-30元,被人戏称为这么多的工序制造出来的产品只能赚取一碗牛肉面的钱,这与产业发展之初形成天壤之别。
20年前,电动车产业刚兴起的时候,只要投入30万元就可以购置流水线、工装等硬件设备,便可以获得生产许可证资格,再投入20万元就可以运作起来。也就是说,在电动车刚起步的时候,一家电动车整车企业,只要投入50万元,就可以具备办厂的所有条件,并对外招商。
截止到2004年,也就是非典爆发的第二年,一家年产电动车1000多辆的企业,年纯利润可以达到40万-45万元。也就是说,投入50万元的资金进入到电动车行业,1年多的时间就可以收回成本。而那些具有规模的诸如千鹤、大陆鸽、小羚羊等企业,一年的纯收入就非常的可观,养活100多名员工,利润可以得到千万元之巨。
那个时候,每辆电动车纯利润少则300-400元,多则500-600元,经销商的销售利润更可观,笔者曾目睹一家山东济南的经销商,周日一天的电动车销量多达100多辆,每辆电动车的销售利润可达600-700元,可见当初经销商简直赚翻了!
然而,时过境迁,经过10多年的发展,电动车产业从成长期已经进入成熟期,企业生存必须依靠规模效应才能获得生存。如果一家企业没有达到10万辆以上的规模,企业的日子根本不好过,稍不留神就会处于亏损状态。同样,当下的经销商一天能销售出100多辆的电动车再也不能出现,每辆车的利润基本上只有200-300元。部分大品牌部分款型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但毕竟是极少数。
随着竞争加剧,整车企业将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规模效应,原因很清楚,没有规模的支撑,企业必死无疑。现在的整车企业,每辆车的利润已经非常低,有的款型每辆车的纯利润恐怕只有20-30元,被人戏称为这么多的工序制造出来的产品只能赚取一碗牛肉面的钱,这与产业发展之初形成天壤之别。
更重要的是,现在,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企业,都面临着成本不断上升与利润日趋下降的压力,各种各样的成本的增加令企业难以预料。据一家上市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一二年里,电动车企业的利润仅为销售额的1%!这只是大品牌企业而已。而对于一般性的中小品牌可能还没有这样的幸运。
企业的生存策略很明显:将规模做基数做大,才能分摊各种难以预料的成本,只要企业的收支总账处于正数,就能进入到良性循环;如果分摊各种成本之后为负数,那就麻烦了。一旦规模收缩,企业就会千疮百孔,现金转装就会越转越少,一旦资金断裂,企业马上就会死亡。
由此可见,当下的电动车产业已经不适合投资了,除非进入者获得风投青睐,并有大量的资金注入,如同共享电单车一样。但进入者只能存活下来几家,更多的只能当作垫底。但是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还有人敢于进入到电动车行业,并不惜花费巨额资金杀入。经过商情走访发现,进入者有这么几种条件:
一是经营者对电动车经营、管理、采购和销售渠道知根知底,这些人曾在一些大品牌内担任管理要职。由于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而与经营者发生了分歧便出来单干,因此敢于另立山头。这是不少新建立的企业的状况。
二是这些人精通产品技术,并谙熟管理与经营。据商情了解,大约70%新建立的企业,其老板曾长期在行业内某一家企业担任技术骨干,对零部件技术了如指掌,由于不甘心长期打工拿低工资,便跳槽出来自建企业。
三是挈带着新技术新产品杀入到电动车行业。这些新建的企业,经营者从未经营过电动车任何的产品。但是,他们看到电动车产品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便大胆闯入进来。由于研发的新产品能大量运用于电动车,便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有的获得了风投资金的注入。
由此可见,新杀入到电动车行业的企业绝不是博傻,虽然这些企业运作的成本非常之高,但没有足够的资金、技术、销售渠道他们是不敢轻易进来的。一旦进入,这些企业必能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而那些带着新产品新技术进入到电动车行业的零部件企业,对推动电动车产业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www.kcdates.com/news/html/201705/2017053115212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