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车行业(无论是电动二轮、三轮还是四轮车),有一种现象始终让人讳莫如深,那就是企业的利润。
照理说,晒在阳光的利润是企业的一种荣耀,值得炫耀并公布于众。将企业的利润向业界公布有很多好处:一是经销商经营你的产品有信心;二是为你员工着想,让干活的员工有归属感。不会到了发工资那天,老板突然卷款溜之大吉而提心吊胆;三是告诉公众,这家公司经营不错,可以放心购买产品;四是合法纳税,这是经营企业必须的要求。
但是,直至今日,几乎大多数的电动车企业(除上市企业之外)都未曾公布过企业完整而又真实的经营数据,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企业每年的产销量。而且,企业在通报产销量时,总给人一种真假难辨且充满诡异的的色彩。那些递交给诸如媒体等的数据,要么“注水”、要么“瘦身”,真实的数据恐怕难以让人看见。如果你想知道真实的数据,那么,你就要像“间谍”一样深入企业,多花点时间与企业核心人员打成一片,才能摸到大致真实的数据。因此,企业真实的财务数据成为了企业机密,甚至是企业核心的机密。这个机密只有企业几个核心层人员才能知道。难怪企业财务总监等接触到企业核心内容的员工年薪工资能动辄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之巨。这也让业界人士对电动车产业运作产生了更多的好奇与猜测:一家电动车企业究竟能产生多少利润?
照理说,企业公布产销量也就等于宣布了企业大致的利润。只要把透明度高的零部件的配置情况一一列明,企业的成本就能罗列出来,刨去成本就是企业的利润。但是,事情并不那么的简单。企业的利润虽然与产销量直接挂钩,却与诸多的因素相连。有一点可以说明的是,企业运营与产销量存在着最紧密的关系。产销量决定了企业的现金流状况,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现在,行业流行这样的一个潜规则:企业的利润与产销量两者相比,其重要性显然产销量为先,利润隐而不露。有的零部件企业为什么敢于给整车企业长达100天以上的账期,除了整车企业是游戏规则的主导者之外,更重要的是为整车企业产销量所吸引所致,给与了整车企业放账的理由。
实际上,电动车行业里不把利润看得很重固然有历史的因素,也有当前个别企业隐藏着某种风险的掩盖。在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下,产销量就是利润,产销量越大,利润则越丰厚,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到了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不断升级的如今,产品供过于求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技术创新不足、质量无法提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之下,企业依然保持强劲的产销量,我们就要当心了。这些企业强劲的产销量,八九不离十依靠的是以价格战、牺牲企业的利润为代价所获得的市场。如果企业管理漏洞百出,其必然会出现现金流会越滚越少,而且不断要求零部件企业账期延长的问题。这些企业的经营风险从中渐露端倪。一旦这些企业突然出现销量萎缩的现象,风险已经无法回避。
作为一家健康、良性发展的企业,阶段性将公司包括利润在内的经营状况向外界进行如实地介绍,有助于企业的品牌的树立与威信的提高,更有助于引领行业的规范。如果说,以产销量论成败是电动车行业发展初期的过程;那么,产销量加利润才是当下企业的“范儿”。企业要想成为行业中的“范儿”,把企业真实的产销量与盈利广而告之是少不了的。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www.kcdates.com/news/html/201504/2015042410111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