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还需技术跟近
近日,工信部正式发布《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该项标准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之后,国家相关部委出台具体技术标准政策,纯电动车产业或将受益,迎来政策利好。
业内普遍认为,节能新能源汽车补贴和纯电动车技术标准等政策的集中出炉,意味着我国决心提高纯电动车产业的规范性,并以此为基础加快产业发展。
据悉,《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标准由工信部组织全国汽标委牵头,天津清源、东风、奇瑞、长安、上汽等企业及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共同参与制定,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标准(GB/T28382-2012)并以2012年第9号公告发布。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意见。
5月17日,工信部发布的信息称,《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标准适用于使用动力蓄电池驱动、5座以下的纯电动汽车,提出了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80公里/小时、工况法续驶里程大于80公里的基本要求,同时规定了电动汽车安全、质量分配、加速性能、爬坡性能、低温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指标。
对此,汽车行业分析师孙世清称,此前“以电动车实现弯道超车”的论调在中国汽车产业界中甚嚣尘上,但纯电动车领域,一直缺乏相关的标准体系和准入制度,此次《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的出台将改变这一现状。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价格太高令人望而却步是最大原因,对于安全性的顾虑也成为观望的理由。二者都牵涉到燃料电池,某制造商曾表示,电池系统的高昂成本是电动汽车的硬伤,如果电池技术得不到突破,电动车整车的价格就降不下来。
纯电动车技术的跟进是其普及的关键,业内人士普遍持这一观点。需要尽快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同时可设立电动汽车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支持电动汽车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国家级重点试验室或独立的研发中心。 |